貉
貉
据《书纪》[1]记载,日本于推古天皇[2]三十五(628)年春二月在陆奥等地区出现貉精变人的现象。但据异本记载,不是“化人”,而是“比人”,不过无论哪一种,后来都“歌之”。不论是“化人”(变成人)也好,“比人”(装扮成人)也好,被人们编成歌谣似乎确有其事。
据比推古天皇更早的垂仁纪记载,八十七年,丹波国一个名叫瓮袭的人,他养的狗吃掉了貉,从貉肚子里发现有八尺琼曲玉[3]。马琴在《八犬传》[4]中,在八百比丘尼椿出场时,借用这块玉钩。不过,垂仁天皇时代的貉的肚子里只藏有珠宝,不像后来的貉那样千变万化。因此,貉变成人还是始于推古天皇二十五年春二月。
当然,从神武天皇东征的古代开始,貉就住在山里。到纪元一千二百八十八年[5],貉第一次变成人。——这种观点,也许乍听甚觉荒谬,但恐起于此事。
当时陆奥一个取海水的姑娘与同村一个烧海水的青年相恋。姑娘与母亲住在一起。他们每天晚上都偷偷约会,感情甚笃。
小伙子每天晚上都翻山越岭,来到姑娘家附近。姑娘也估摸着时间,悄悄从家里溜出来。但是姑娘毕竟顾忌母亲,经常晚来。有时候在月亮西斜的时候才能脱身出来,有时候到鸡叫头遍时还没出来。
这种情况连续出现几次以后,小伙儿蹲在屏风般的岩石背后等待,为了消遣寂寞,便大声唱歌。他把朝思暮想的着急情绪集中在嘶哑的喉咙里,为了不让汹涌澎湃的涛声掩盖自己的歌声,他扯着嗓门歌唱。
母亲听到青年的歌声,便问睡在身边的女儿,那是什么声音。女儿起先装睡,但母亲问了好几遍,只好回答说好像不是人的声音。——姑娘心慌意乱,随口回答,糊弄母亲。
母亲又问:“不是人的话,是什么在唱歌?”
女儿灵机一动,回答说:“可能是貉。”
恋爱自古以来就让姑娘变得聪明机智。
第二天,母亲就把听见貉唱歌的事告诉附近编织草席的老太婆。老太婆夜里也听到歌声。“貉能唱歌吗?”——虽然心里半信半疑,却又把这件事告诉割芦苇的男人。
一传十,十传百,这件事传到来村里讨饭的和尚耳朵里。和尚向大家详细解释貉唱歌的原因——按照佛教的轮回转生之说,也许貉的灵魂原先是人的灵魂。如果是这样的话,人能做的事,貉也能做。所以在月夜里唱歌这样的事,不足为奇……
此后,村里又有几个人听见过貉唱歌。最后甚至还有人说自己亲眼看见过貉。那是一个去海边寻找海鸥蛋的人,于回来路上的残雪微光中,看见一只貉一边唱歌一边在海边的山上动作缓慢地徘徊。
既然看见了身影,全村男女老少都听到貉的歌声自然完全合情合理。貉的歌声有时从山上传来,有时从海边传来,有时甚至从散落在山岭与大海之间的茅草屋顶传来。不仅如此,连姑娘本身有一天夜里也突然被歌声震惊……
姑娘当然知道这是小伙子的歌声。她听着母亲均匀的呼吸,看来母亲睡得很香,于是轻手轻脚爬出被窝,把门打开一道细缝,观察外面的动静。外面只有淡淡的月光和温柔的浪声,看不见小伙子的身影。姑娘环视四周,仿佛突然受到春夜的冷风吹袭,姑娘捂着脸颊,吓得僵立不动。因为她借着朦胧的月光,看见门前的沙地上清晰地印出点点貉的脚印……
这件事传到隔着千山万水几百里以外的京畿地区,于是山城的貉变成了人,近江的貉变成人,最后连与貉同类的狸也开始变成人。到了德川时代,佐渡一个名叫团三郎、非貉非狸的先生甚至会变成大海彼岸的越前国人。
也许大家会说:不是真的会变,而是人们相信它会变。但是,真的会变和相信会变之间,究竟有多少区别呢?
不仅貉。对于我们来说,一切存在的东西,归根结底,难道不只是相信其存在吗?
叶芝在《凯尔特的曙光》中说,吉尔湖边的孩子们从小就坚信身穿蓝色和白色衣服的基督新派少女就是圣母玛利亚。从同样活在人心里这个角度上看,湖上的圣母与山泽的貉毫无二致。
正如我们的祖先相信貉会变人一样,我们不是也相信活在我们心中的东西吗?而且按照所相信的东西的命令,决定我们的生活方式。
这就是不可轻视貉的原因所在。
作者:芥川龙之介(1917年3月) 译者:郑民钦
内容来源网络,侵删